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本文乃作者美食界的小阿哥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隶书萌芽于战国,立体于秦,成熟于汉。与篆书相比,隶书有几个明显的不同点:一是字的形体由长方变为正方和扁方。非因上下重叠结构之字,不再如篆书作直长形;二是章法,上出现字距大于行距的总趋势。这本是字形扁化自然造成的,后因其具有特殊的形式感,就作为隶书特有的章法保留了;三是字的笔画不再求玉箸般的匀齐,转折不再求婉通,而是以方折求坚劲;

隶书

字势不再如几何形体式的横平竖直、齐正工谨,点画有强烈的运动感,先后出现了波撇、蚕头燕尾和线条的粗细变化。最为重要的是第四条。正是有了这一条,隶体和以往的字体告别,开始了真正意义的“书法”历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此前出现的甲骨文、大小篆,基本上都是以契刻为手段成字定型的。只有隶书,才开始真正是以书写成字。不仅每个字有结构,而且有笔画造型。而此前的大小篆是只求线条造型,不多注意笔画的形式要求的。

甲骨文先书而后刻,书写只起立稿的作用。刻技精熟者不用书写可径直操刀。字是以刀刻定其性质的。有契刻之峻爽,无书写之流利。金文有两类,一类是安排设计后,先刻于泥范,而后随器铸就;一类是在铸就的器物上安排设计后,直接以刀具刻出。二者虽事先都有书写,但最后呈现的都不是书写而是镌刻的效果。

蚕头燕尾

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等,是作为标准体式范示于众的小篆,更是以工艺手段完成的。那么大、那么严谨的结字,不要说李斯、赵高等政要忙人不可能以一次性挥写的工力写出,即使当时专门的书工也做不到。因为当时专门写字的书工惯书的只是竹木缯帛,不是碑石,无处练就写这么大、这么工谨的篆籀的本领,一下以这么严谨的体势,一下写得这么大、这么工整,线条这么匀净,是不大可能的。即使后来者摹写,也要费一番工夫。(署书强字体大,由于据门榜而题,也难以一次挥写得工谨如小篆。)说明它们只能是先设计妥帖,后在刻工合作下以工艺手段完成的。

泰山刻石

当时人们似还没有这样的概念:“若非一次性挥写成功,则不算书家”,更没有想到后来人是否会以“一次性挥写”论艺术。力求精整,是这个历史阶段书契的审美追求。“以书写之工夫成字,方为艺术”的观念,此时尚不可能形成,这是隶书通行以前文字成形的基本状况。可以这样说:如果文字成形一直以契刻为手段、为最终效果,就不会有隶书的产生。为了适应需要,便于契刻,可以将笔画减至最少程度,也不可能成为隶书。

契刻

然而事实上隶书萌芽了,形成了,并逐渐取代了篆籀,成为通行字体,原因就在于简帛上的直接书写流行了。隶书是以书写成为流行的成字手段的产物。隶书的形成,是书写的文字可以保存,书写成迹比契刻成迹大为便利的结果,也是对书写有了审美效果上的确认的结果。

开篇就讲了,隶书萌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楚简,虽属大篆,但其笔画乃至结体却不乏隶意。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晚期秦简,更是笔画开始简化,笔画已少篆书基本特点的隶式,只是它们尚未能完全变为隶书。这是因为当时仍是篆书通行时代,书契者仍只在为表音表意以线条画出文字之形,虽然书写中无意出现了后来人认为具有“隶意”的笔画,当时人却只视之为急速成书难求匀整所致,不会把它视为一种新字体的萌芽,也不会认为这种笔意有什么审美效果。

隶书萌芽

如果不是这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什么还用那么大心力去制定工谨空前的小篆,而不直接因势利导及时整理出隶体来?直到“奏事日繁,书人们深感“篆字难成”,才不得不自觉采用这种相对易成的隶笔写法,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流行的实用字体。只是秦始皇时期的隶书,与以前由篆书简率写出尚未被视为隶体者,究竟有何不同,今人未能见到实物,无从得知。书史上记述的为隶创体的秦人程邈,究竟在前人基础上做了些什么,如今也无从察考。只是觉得发展到西汉时期的隶体,比之秦统--六国前,尚无隶书之名的一些“隶势(后人称它为“古隶),差别不是太大,以致使人怀疑,是否确有程邈创隶之事。

但秦始皇时期,隶书通行是肯定的。一则西汉时隶书已流行,西汉之隶,必继它而来;二则史书都说,包括隶书在内,“秦书八体”。不过严格说来,所谓“八体”,实不过是以契刻与书写来区分的两类体式,其所称“大、小篆”算一类,它如“刻符(即符信书)就不能算一体,如《阳陵虎符铭》仍属篆书。“虫书”也不过是线条多些弯曲的篆书,是特意设计的“美术字,不是通用字体。“摹印”是用于玺印上的篆书,也算不得独立的字体;“署书则是题于门匾的篆书,字如果很大,毛笔难以一挥而就,非有工艺性的做作不可;最后一种是“隶书”,不是契刻,不是工艺性做作,而是顺时序一笔而下的。这再一次说明:没有顺时序而下的书写,就不会有隶书的发展形成。

弯曲的篆书

秦武王二年的木牍(如青川木牍),多数字已具隶书笔势、笔顺及形体结构。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仍然是篆意深浓的古篆形态。湖北张家山汉简阖庐和湖南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倒是逐渐少了篆书笔法,有了隶书的撇波;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宣帝时简,每个字的主笔更出现了明显的波挑。可以说,直到西汉中后期,隶书才脱尽篆籀而有自己的体式。东汉时期,体势则更完备,如武威《王仗诏会简》。这些事实再一次说明:不是任何个人有心作了隶体的整理,而是于简牍纸帛大量书写之外,更与立碑之事大量兴起有关。前面说,只有契刻,出不了隶体。这里又说,碑石契刻促进了隶书形成“完美”的体式。这不是矛盾么?

参考资料《陈方既论书法第4卷书法散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fc/14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