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

6月28日至29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举办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建设部、自然资源部、教育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等国家部委相关领导和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政府办公厅领导以及试点县(市、区)代表参加会议。

国办公开办主任向东传达了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捷的重要批示,通报了各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讲话,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岩益致辞。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向鸿出席会议并主持分组讨论。

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参加大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青川县政务公开“8+1”试点内容和在事项梳理、流程规范、标准编制、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自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把政务公开试点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四主四辅”八大公开渠道和“一厅两馆两中心”,多渠道、全覆盖推进政务公开,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青川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出政务公开“青川经验”,助推青川政务服务、脱贫攻坚、生态经济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青川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厘清三级事项。

把握“基层政务”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问需、特邀监督员问效,向全县个村(社区)发放余份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征求意见表,收到群众反馈意见余条、采纳97条。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运行过程作为公开的重点,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事项”目录,梳理形成县级公开事项项、乡级公开事项项、村级公开事项94项。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为基础,通过试点部门会商、“两代表一委员”会诊,突破公共信息部门化、内部化的“惯性思维”,将以往许多可公开未公开的事项纳入目录,厘清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应该向公众提供和接受公众监督的事项。以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为核心,推动事项办理的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核查。

(二)以利企便民为宗旨,再造工作流程。

推进公开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个流程“同步再造”。一方面,以政务公开角度审视和促进政务流程再造,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最大限度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另一方面,通过业务工作的实际操作,检验公开流程的科学性和便利性,积极探索发布、解读和回应的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公开整体质效提升。截至目前,优化了个业务工作流程和17个公开工作流程。

(三)以科学实用为原则,编制公开标准。

从政务公开组织、实施、运行、参与、监督等实际操作的关键环节出发,搭建政务公开通用基础标准;从各试点领域具体业务办理流程出发,进一步确定公开内容、主体、方式、时限、渠道等核心要素,形成具体业务公开工作标准。通过试点部门“拟标”、联席会议“议标”、主管部门“定标”,邀请第三方公司辅之以专业技术手段,实现标准体系的延伸构架,搭建了“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服务保障子体系、服务提供子体系和监督评价子体系”的标准体系,形成了63项政务公开标准。

(四)以有效获取为目标,构建公开平台。

按照群众“易获取、乐参与”原则,构建了“四主四辅”八大公开渠道(县政府门户网站、







































复方木尼孜其
白癜风临床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lp/52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