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四大未解之谜之一 成因: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产生的应力释放 震级里氏8.0级,烈度:11度。 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 斜坡上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滑坡。 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中。当坚硬岩层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也易于形成滑坡。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夹层、层间错层、断层面、裂隙面等,都易形成滑坡。由于水的浸入,使滑动面减小了摩阻力,同时也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特别在滑动面下有泉水的地方更易形成滑坡。 其它如:风化、降水,人为不合理地加载、地表水对坡脚的冲刷、地震等,也是形成滑坡的原因。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宜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 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所造成的危害:滑坡会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催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堰塞湖定义 堰塞(sè)湖(dammedlake)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见地区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危害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 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堰塞湖(海子)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 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熔岩堰塞湖举例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km2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北川部分地区被堰塞湖水淹没,地震形成了大面积堰塞湖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国家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组成了抗震救灾水利部,认为地震所形成的33座堰塞湖目前暂无危险。并组织了“敢死队”,对每一个堰塞湖实施24小时监测,一旦出现发生溃坝的征兆,将立即发出预警,并及时疏散群众。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家坝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库容为1亿立方米。体顺河长约米,横河最大宽约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截至21日17时,库内水位为.01米,比20日上涨了2.55米,相应容积为0.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头差为52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地震发生后,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注意: 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汶川地震真相 汶川地震是由于印度洋版块俯冲我国青藏高原构造带,导致四川盆地抬升产生地震的。 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特点 汶川地震在地震过程和动力特征上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震级高,震源浅。地震震级达8.0级,震源深度小于20千米。 具有面状震源的特点,破裂带长达近千米。汶川地震的发生具有沿破裂带持续累进性破坏的特点。震源从映秀开始,沿映秀一北川断裂向北东经彭州、北川、江油至青川及其以北迅速破裂。 并在沿途剪断若干由断裂的错列和转折形成的局部“锁固段”,释放大量能量,形成面状震源,所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近千米,并激活带动了龙门山前山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形成近千米长的地表破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lp/15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