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青海花石峡至久治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该条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世界上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雪山一号隧道正式通车,其海拔超米。 花久高速公路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是国家公路网规划(年~年)中,G6线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联络线G线德令哈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玛多县境内国道G线,与香日德至花石峡高速相接,路线终点与规划的新青川大通道四川境内马尔康至久治(川青界)公路终点相接,其中花石峡至大武段全长.7公里,大武至久治段全长.3公里。 花久高速公路既是青海省“三纵四横十联”骨架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新疆、青海、四川三个省份的国家西部区域经济大通道。该条高速是连接果洛藏族自治州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最便捷通道,该公路自西北向东南贯通青海省果洛州玛多、玛沁、甘德、久治四县,向北还可以通过香日德至花石峡公路连接国道线,向南可直至四川省阿坝县,在区域路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花久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后,将形成青海省东南部以及甘肃、四川通往新疆、西藏的交通大动脉,有利于果洛州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不仅结束了果洛州没有高速的历史、改善了果洛地区交通状况,还完善了新青川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健全了青海省骨架路网结构,将极大地方便当地群众的出行,对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同步发展、共同繁荣、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带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条绿色循环低碳路 走在花久公路上,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公路的桥隧比还是很高的。甚至一些原本可以开挖路基的路段,也用桥梁代替。“这是为环保作出的改变,花久公路所有建设都是在环保的前提下展开。”花大项目办主任韩伟学说。 花久公路全线地势高峻,平均海拔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气候条件严酷恶劣、地质结构复杂多样、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是花久公路参建者们的准绳。他们依照这一准绳,融入到了公路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宜桥则桥、宜隧则隧,这是花久公路建设定下的一条建设标准。“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开挖和路基填土,确保将建设对于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小。”负责建设安培尔特大桥的建设人员告诉记者,大桥所在峡谷内的所有路段都是桥梁架设起来的。“说实话,这种规模的桥梁路段确实还是比较少见的。” 此外,对于阿尼玛卿雪山和年宝玉则等重点区域,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花久公路建设期间共取消路基填筑工程1.6公里、减少路基土石方填筑80万立方米,减少占地50亩,有效避免了山体开挖和占用河道,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扰动。 “现在天冷看不出来,明年开春以后,种植的草皮可以让这条公路与周边景致完全融合。”韩伟学说,花久公路全线共移植草皮公顷,路基边坡回贴草皮.49万平方米,种植草籽.32平方米,修建野生动物穿行构造物座。在韩伟学看来,这一系列的手段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公路的建设成本,更是有力维护了公路沿线生态平衡。“花久公路就是这样一条以环保为优先的绿色循环低碳路。” 创下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奇迹 雪山1号隧道双洞全长米,海拔超过米,是全线海拔最高的标段,也是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隧道处于雪山河谷地带,土壤为千年冻土,里面水源十分丰富,突泥、涌水时有发生,最高日涌水量达1.5万立方米。 花久公路项目办联合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研究,通过一系列手段和建设新工艺,解决了建设难题,并最终建成了这座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 隧道施工是花久高速建设的一大难题。全线隧道单洞总长度达58公里,是青海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里程最长的公路。而这,仅仅是花久公路创下的其中一个奇迹。一次性投资最大、一次性开工建设里程最长、桥隧环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交通效益最为明显、建成青海省首条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公路……这一串串记录都是花久公路所有的参建人员用汗水浇筑出来的。也正因为有所有参建人员的奉献与坚守,才换来了如今的这条百姓幸福路,发展致富路。花久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果洛州不通高速的历史,实现了青海省州州通高速的目标,也为新青川三省区搭建了一条充满探索与创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文:中新网、中新社、西海都市报等 长按、白殿疯病初期什么样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