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川,那个有故事的地方 作者 李燕萍编辑 剪风 青木川,自从认识了你,就使我魂牵梦绕,念念不忘。离开你整整一年了,你在我心中的印象反而越发清晰,越发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了。那是因为你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吗?是因为在你那神奇之地出了个传奇式的人物吗? 去年清明放假期间,我和几个闺蜜报团游了趟四川阆中古城,途中又游了青木川古镇。阆中古城是游览的目的地,青木川古镇只是中途捎带着游的一段。在那逗留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归来后青木川却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它的故事,使我想起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青木川,属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宁强县,它是陕南山区一个很偏僻的小镇。记得我上小学时在姥姥家看到过一本全国各省的地图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好像是年的版本。我看到其中陕西省宁强县写作宁羌县,后来知道"羌"字改为"强“字,是解放后才改变过来的。去了那儿才知道这个县果然属于羌汉杂居地,给我们讲解的女导游就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我在当时参观魏公馆时也看到了悬挂在墙上的发黄的民国老地图,上面醒目地标着宁羌县。这个县隐藏于秦岭大山深处,与甘肃的陇南武都,四川的广元青川等地接壤,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闻"之誉。这么一个貌不起眼渺小得不能一提的大山深处的小镇,却在民国时期繁华得一塌糊涂,成为乱世时期的世外桃源。尤其一提的是那里超前的教育理念。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可谓首屈一指。 青木川古镇面积不大,仅平方公里,但山青水秀,风景迷人。小镇山环水绕,薄雾笼罩,一条清澈的小河呈环形穿镇而过,把小镇一分为二。小镇一条老街上沿河而建的是鳞次栉比的明清古民居和一些民国时期的老宅,大部分是二层也有三层的,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前面是临街商铺,后面是幽深的天井,典型的四合院,大院有二进二出的,也有三进三出的,古色古香,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这条老街被称为回龙场。老街的另一边又是民国时期仿大上海的时尚建筑,有新式的洋行商铺,娱乐会所,欧式的高大楼房,甚至洋教堂洗澡堂电影院剧社之类一应俱全,凡民国时期大城市应有的餐饮娱乐设施在这里几乎应有尽有,令人叹为观止。 最令我惊讶的是建在小镇半山坡上的一所中学辅仁中学,听说始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当时名气很大,周边三省的好多学生都慕名前来求学。解放后校名改为青木川中学,学校的创办者被平反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校名辅仁中学。这所学校在原址上现在又新开了个校门,门上仍是辅仁中学四个大字。另一处校门是民国时期的那种老式大门,是学校当年的大门,和现今的大门相比已非常老旧。大门紧锁,已弃置不用了,只供游人参观。老校门形似笔架,造型独特,是学校创办者当地乡绅魏辅唐亲自设计的。据说设计者的寓义有二,一是校门正对着的是它前方青翠的笔架山,一是寓义学校多出人才。校名辅仁中学也是由魏辅堂亲自命名的。 这所中学创办于民国时期,出资全由魏辅唐一人承担,据说当时耗资巨大,历时五年才建成。校舍由魏辅唐从上海请来当时的著名设计师设计,是典型的西式建筑,规格样式和当时大上海的中学非常相似。校舍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办公楼宿舍楼等,最显眼的是正对大门的一座大礼堂,也是典型的西式建筑,白石头立柱,巴洛克式的浮雕,高高的落地大窗,非常考究气派。我记得以前在庐山上参观老别墅时就见过这种大礼堂。这所礼堂可容纳千人,高大宽敞,气势恢宏。别说是在遥远的民国时期,即便是现在,这种规模的大礼堂在县城中学都很少见。这些建筑至今师生还在使用,拿现今的眼光看仍很时尚超前。 魏辅堂当年不仅建了这么时尚的中学,还花高薪从全国各大城市请来了高学历的教师任教,并出资让小镇上的所有适龄孩子上学,学杂费全免,推行义务教育。尽管不需花钱就能接受如此良好的教育,但还有一些家长以家中劳力短缺为由,不让孩子入学。据说如果家长不让孩子上学,魏辅唐则会让他手下的喽喽用枪威逼着家长答应让孩子入学,甚至把家长关押起来,直至他们同意孩子上学为止。因为魏辅唐是当地的土皇帝,他自封为民团团长,又是宁强县国民自卫军司令,有人有枪,百姓们不敢不听,如此一来当地的适龄孩子中几乎没有文盲了。 上学期间魏辅堂还专门设有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学校除设有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外,还设有美术方面的油画,开设武术健身课,还有戏剧等美育课程,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向大城市的中学看齐。学生毕业后他又出资让学生到成都西安武汉等大城市的高中和大学深造,一直将学生供到大学毕业。并专门奖励学生学成后回乡效力。据说魏辅堂对老师们也非常尊敬,每到年节他都要亲自提上礼物拜访老师,改善老师的福利待遇。他亲任学校董事长,也担任过一段时期的校长。每次在大礼堂开会,他都要鞭策学生鼓励老师。他在开会讲话前总要先让教师发言,征求并采纳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学校教师除了他给的高薪外,连食堂的伙食教师的服装都是免费的,据说他在当地开的皮革厂还每年向教师免费发放皮鞋。当然这些费用全由魏辅堂本人提供。 那么魏辅唐究竟是个什么人,他哪来的这么多钱?论出身,可以说他是个草莽英雄,也可以说是个乱世枭雄。其实他是土匪出身,家道贫寒,年轻时上过几年私塾。据说当地山高林密,民风剽悍,土匪势力猖獗,拿今天有些人的话说就是土匪窝子。民国时期政局动荡,那里山高皇帝远,政府鞭长莫及。后来他投靠了一支势力强大的土匪,使得一手好枪法,十七八岁上就杀了他那位担任民团团长的族叔,凭着一杆快枪拉起队伍,拥有了自己的武装。然后借着民国乱世,加上这个毗临三省的三不管的特殊环境,在当地大种鸦片并贩卖鸦片,发了大财,吸引了三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小镇,使这偏僻的小镇成为繁华一时的边贸集镇,富得流油。每当夜幕降临,小镇上华灯高照,人影幢幢,剧社烟馆酒店会所等处灯红酒绿,笙歌夜弦,好不热闹。让这穷乡僻壤成了一时的“繁华烟柳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他也因此成为当地集政权军权财权为一身的叱咤风云的人物。 说到魏辅唐这个传奇式的人物,人们至今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维持一方秩序,实行地方保护政策,致富不忘乡邻乡亲,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了当地经济,繁荣了本土市场。并且他虽提倡种烟贩烟,但不准手下人和当地人吸大烟进烟馆,他本人也不吸大烟。同时他严禁当地男子逛妓院,当地女子进会所。使小镇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也使周边的官匪不敢搔扰百姓,维护了一方平安。他又身体力行,尊师重教,推行义务教育政策,提高了当地人的文化素质。他又建堤修桥,兴办水利,造福一方。解放后又主动投诚向政府交出了枪支,是个极有威望的有远见卓识的乡绅。又有人认为他是个罪大恶极的土匪恶霸,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作威作福。拥有三妻四妾。据说他还娶了六房老婆,其中一对还是从西安城娶来的漂亮的姐妹花。他住着那么阔气的公馆别墅。他的老宅和新宅连在一起,但风格迥异。老宅中式建筑,传统的明清风格,三进三进出的四合大院,典雅高贵。新宅完全是西式建筑,典型的民国时期的洋楼,豪华时尚。他开着那么高档的伏特汽车。尽管汽车只能在他特地铺就的那段不长的沙土路上开开,而且只能来来回回过把瘾,因为道路逼仄,拐不开弯,还得由手下亲兵累死累活抬起汽车掉头。他虽安了专用的电话,但电话线路通不到大山外面,也接不上电,电话也只能当作是摆设摆摆。但还是有人认为他飞扬拔扈,骄奢淫逸,死有余辜。总之,这是个极有争议性的复杂人物。 不管人们怎么评价,魏辅唐毕竟还是死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被人民政府宣判为土匪恶霸判处死刑,枪决于他自己创办的辅仁中学的操场边上,时年五十余岁。年他又被人民政府平反,身份定性为开明绅士,并被按投诚人员对待。 错杀也好平反也罢,对死者已毫无意义了,但和我一样对这位草莽出身的人感兴趣的早有一人,她就是陕西女作家叶广芩。前几年她查阅档案资料,多次深入青木川调查了解,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青木川》。如今由她的小说《青木川》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加上影星孙红雷主演了这个传奇式的人物,使得青木川这个秦岭大山深处的小镇一下子火得不可收拾。一本书,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给青木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随着青木川的声名鹊起,人们纷至沓来。青木川在当年畸形的繁华沉寂了几十年后又富庶起来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近些年小镇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这也成就了我一段难忘的旅途经历,令我至今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李燕萍,女,武山县洛门镇吉家庄人。高中语文教师,现任教于武山一中。经常坚持散文写作,有多篇散文发表各类报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会不会传染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fc/21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