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人民网报道青川 四川青川:撂荒茶园焕新颜—全文如下— 楼子村位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东北部,在两项改革中由原楼子乡马鞍村、阳坪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面积28.26平方公里,境内茶叶资源丰富。近年来,楼子村坚持“靠山吃山”,把茶产业作为集体经济突破口,示范打造标准化茶园余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处,形成了年产值超10万元的集体经济产业体系。村集体经济顺利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华丽转身。 连片茶园初具规模。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楼子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茶,如今成规模的老茶园超过亩,最大的短板还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管护。”楼子村党支部书记何多刚通过调研发现,只要将这些已有的茶园管护起来,集体经济大有“文章”可做。 年,在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万元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花落”楼子村。村党支部闻“讯”而动,提出“盘活现有茶园、建设新品茶园、集中科学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将撂荒多年的茶地全部流转,由楼子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统一经营。 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同44户农户签订撂荒茶园、撂荒地资源开发协议,正式启动集体经济茶园建设,新开沟渠余米,补苗0余株,新建灌溉池2口,架设管网米。采取“幼龄茶+大豆套种”的模式,新建茶园余亩。年,集中统一经营的20余亩龙井茶投产进入采摘期,村集体经济组织同甘肃文县茶企业签订明前茶采摘协议,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收入2万元,挣得“第一桶金”。 投产茶园初采。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茶叶附加值,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积极盘活原马鞍村村委会闲置房屋,投资27万元,建成余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 “有了这个加工厂,每亩茶叶至少还可以多增加收入元左右。”何多刚掰着指头算起收入账,他相信再过几年,“靠山吃山、年入十万”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好的利益链接机制是集体经济带动发展的“催化剂”。为了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发展茶产业增收,村党支部根据茶叶品种、地块产量,探索建立了“分时流转+分类反包”的利益链接机制:一是建设期无偿流转挣薪金,无产出阶段,村集体无偿流转老茶园和撂荒地,进行管护、建设,群众优先在园区务工挣薪金;二是初产期有偿流转挣租金,初产阶段,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采摘、加工、销售,群众根据茶园产量和品质收取-元/亩的流转费用;三是丰产期返包到户双收益,丰产阶段群众既可以继续委托村集体统一经营、收取流转金,也可以优先反包自主经营,支付反包租金。 生产出的新茶。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村民何正伟第一个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分时分类流转协议。“我家有4亩茶叶,以前无人管护,基本都荒废了。现在村上这个方式好,茶园有人免费管护,我们还能挣租金。最关键的是,以后自己想经营了,随时可以反包回来!”何正伟说。 “‘分时流转+分类反包’机制的建立,既解决了茶叶无人管的现实难题、保证了群众增收权益,又盘活了闲置资源、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七佛乡党委书记杜高翔表示,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楼子村已有44户村民签订了分时分类流转协议,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群众务工人次达2余人次,发放薪金20余万元。 编辑丨葛泽平审核丨宋珍珍 商务合作电话/(限青川本地) 往期推荐●青川县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 ●青川县召开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工作座谈会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青川进行时丨“食”不我待!来青川青溪古城品“青溪古宴”~~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青川进行时丨百度搜索关键词“山谷原舍”,助力青川创名县! ●青川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疫情防控有奖举报的通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