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学房村,我们想学习种养殖技术时,不用出村就能在农家书屋借到图书;农闲时想要活动筋骨,文化广场上就有健身设施;县上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时,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村民宋文强说,现在的乡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近年来,青川县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充分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扶贫专项工作,围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特色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美好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凸显地域特色夯实文化惠民阵地石坝乡三江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农耕文化博物馆,结合当地特色,贴合时代主题,留住了农耕文化的记忆,成为传统农耕文化的教育点;乔庄镇茶树村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神秘茶树魅力竹香”为口号,打造出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竹文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沙州镇青坪村以感恩文化、家风家训为主题,建成了一个功能齐全、文化资源丰富、特色亮点突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青川乡村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青川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建成了一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带有特殊乡村元素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村民袁世维说:“文化活动室、文化院坝、农家书屋等这些应有尽有,现在生活在农村,也不比城里差!”据介绍,青川在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抓好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县建成风貌别致、主题突出、各具特色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9个,其中8个成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器材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建成村级文化信息工程信息点9个、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点25个;完成全县行政村、社区应急广播“村村响”全覆盖,并实现县乡村三级互通互联,文化惠民阵地不断夯实。用活文化阵地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文化惠民阵地建好后,如何把它管理好并发挥它的作用?“我们首先在管理上下功夫,建强完善管理机制,守护好文化‘阵地’。”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他们以常态化管理为着力点,加强规范文化阵地的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院坝、文化器材、应急广播“村村响”等文化设施设备实行规范管理。为充分利用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用活乡村文化阵地,青川加大探索力度。针对文化室功能单一等情况,通过引入与文化相关的功能元素,整合文化室成为产业发展的孵化室、民风民俗保存和发扬的功能室、民间文化艺术的创作室、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陈列室、科普知识的辅导室、亲情友情的联络室、政策政治的宣讲室等,增强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开展文化知识传播、法治科普、致富技能的学习培训。”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党支部书记黄继军说,如今这里已成为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的学习平台。“以前部分贫困群众存在习惯性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黄继军说,通过扶贫扶智,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他们脱贫致富的干劲也更足了。加强文化滋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每年迎新春文化活动中,青川县文化馆、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青川美术馆、青川图书馆、青川书法家协会的成员们走进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为群众带去精彩的文艺演出,给他们送春联、送图书、送福袋等,一项项暖心的活动受到群众们的一致夸赞。(摄影:江琪)青川知名书法家段雪朝每年都会跟着“送文化下乡”活动的队伍走进各村落,为村民送去亲手写的对联。他说:“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精神文化丰富了,幸福指数也就更高了!”青川县在实施文化惠民工作中,通过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公益惠民实事,对全县村、社区开展巡回服务。每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场,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场。同时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下乡、送文博展览下乡、送文艺演出下乡、送“春联”下乡等活动累计90场以上。如今,青川还形成了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化文化活动,元宵喜乐会、百场广场文化和百场戏曲下乡“双百”文化活动、文艺进万家等已成为青川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文丨江琪推荐阅读 中核集团八二一厂20万建连心桥青川解放村多群众出行不再难 网红小八力荐家乡青川美景网友羡慕了... 带编,青川向社会公开引进(招聘)高层次人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dl/92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