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水上“丝绸之路”新辉煌 ——文县建设向南开放“桥头堡”工作纪实 库区风光。刘二银摄 今年以来,按照“发展战略”提出的“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总体要求,文县立足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以路网互通为基础、经济合作为依托、产业开发为抓手、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快融入成渝、陕南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在招商引资、旅游发展、产业开发等方面迈出向南开放开发的第一步,各项工作实现了“开门红”。 碧水青山新碧口 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建设向南开放“桥头堡”翻开历史,文县曾是甘肃、陇南的水上“丝绸之路”,是“向南开放”的重要枢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陕西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东南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接壤,西邻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武都区。南达成都、重庆,西连九寨沟、黄龙寺,北通武都、兰州。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 自古以来,文县就是西北入蜀的军事要道,是西南通往西北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药材、皮毛等特产运往长江流域交换物资的“黄金水道”,是甘肃乃至西北南下入川、入陕南的前沿关口,具有沟通陕南和川西南的独特区位优势。 尤其是碧口、中庙等乡镇直接与四川省青川县、陕西省宁强县接壤,有“鸡鸣三省”之称。 千百年来,由于地域相邻,习俗相近,语言相通,加上民间经贸互通往来频繁,处在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碧口镇更是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连接陕甘川三省的水旱码头及重要的商贸流通地、商品集散地。 碧口原名碧峪口、碧霞口,与通渭县马营镇、永登县红城镇、华亭安口镇并称为“甘肃四大名镇”。 碧口镇多为四川经商落户移民,语言、服饰、习俗、民宅无不和巴蜀大地同出一辙,是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的语言、风俗习惯大多与一江之隔的四川相似,自古就有“碧口不像甘”的说法。 碧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商船列队,纤夫肩上的纤绳沟通了甘、青与巴蜀的联系。清朝乾隆以前,碧口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 民国初年,碧口每日来往驮运骡马多匹,肩挑背负及来往客商0多人,每逢集日四邻农村来赶集交易者尤多,市场喧嚷繁荣,行人擦肩接踵,日商品交易额达八九万元,可谓万商云集,成为甘肃四大名镇之冠。 当地流传一句老话说:“填不满的碧口,运不完的阶州(武都)”,说的就是当年碧口水运的发达及商贸的繁华。 今年以来,地处甘肃南大门的文县,抢抓省市建设向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新的历史机遇,率先快步走向向南开放的“最前沿”,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在县委十四届九次全委会议上,文县将建设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确定为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机遇之一和今年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来通盘谋划和考虑。 “要充分发挥文县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的区位优势,带头大力实施市委“向南开放”战略,努力把文县打造成陇南向南开放的前哨和窗口。”文县县委书记苏彦君向全县发出动员令。 文县党政考察团带上招商引资项目远赴重庆、成都、绵阳、广元、汉中、西安等地考察交流,就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进行磋商、洽谈。经济发展,规划先行。文县以建设“金三角”地区开放开发共同体和全省、全市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新窗口为目标,文县积极谋划和制定旅游发展、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规划,为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奠定坚实基础。 与周边十三县区签署旅游协作框架协议。李智谋摄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迈出向南开放第一步 文县地处内陆腹地,属秦巴山区,地形独特,构造复杂。境内山高林密,江河纵横,素有“陇上江南”之誉,资源十分丰富。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复杂的宝贝地带”,素有“千山万壑藏黄金,两江八河流白银”。 境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垂直分布的多样性,天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种群。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多达数万种,尤以出产中药材著称,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属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地区。县内已探明的矿床有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20多种。阳山金矿为亚洲第一,远景储量达吨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水力资源广博。境内有“两江八河”和多条溪流,年径流总量90多亿立方米,电能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达万千瓦,水域面积总计9.27万亩,宜养鱼水面1.62万亩,为发展电力、灌溉、养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文县,气候温润,物华天宝,纹党、当归、大黄、天麻以及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早有盛誉,蜚声海外。茶叶、花椒、核桃、桔子、柿饼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名特产品,是名副其实的“陇上药乡”、“陇上茶乡”和“花椒之乡”。 文县是一个集“自然山水优美,生物物种繁多,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独特”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古老的白马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秀丽的洋汤天池湖光山色陶醉游人,一碧千倾的碧口水库赏心悦目,青山绿水间的大熊猫驯养场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风景区与世界名胜九寨沟、黄龙、天水麦积山、武都万象洞、广元皇泽寺连成一条最具魅力的黄金旅游线。 年,是文县“建设陇南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关键之年。 今年,文县立足独特光热水土和人文资源优势,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积极邀请四川、重庆、陕西等周边市县客商、旅行社负责人共聚一堂,招商洽谈,共话发展,走出了一条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在旅游节会期间,文县与重庆市农投集团公司、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廊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广元交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广东胜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恒业古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重庆省甘肃商会、四川省甘肃商会、成都市陇南商会等省内外知名集团企业、商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项,签约资金4.7亿元。并现场推介了文县天池森林公园建设项目、邱家坝生态旅游及白马藏族风情园开发建设项目、白马风情文化园区建设项目、文县麒麟寺水库水上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文化旅游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2项,总投资17.97亿元。 节会上,文县与四川省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陕西省宁强县等周边13县区共同签署了甘川陕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协议本着“资源共享、线路共建、市场共拓、信息互通、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项目合作、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合作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区域旅游发展。 节会期间,还召开了第二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讨会,来自四川、陕西等周边市县及中科院、中国民协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交流合作和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座谈交流。与此同时,云南恒业古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赴碧口等乡镇进行实地考察,达成了投资意向。文县政府与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廊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投资建设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四川廊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城区及碧口镇建设廊桥的规划设计方案已进入专家评审和征求城乡群众意见和建议阶段。 武罐高速文县段余家湾收费站。刘二银摄 构建大通道,加强区域连接沟通,走出群山一路向南 随着省、市向南开放战略步伐加快,武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兰渝铁路武都至广元段的年内通车和武九高速公路的立项建设,制约文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将得到极大改善。 新的一年,文县将积极争取武九高速文县连接线、国道线文县县城过境段和东青路升等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全力争取余家湾至青龙桥高速公路纳入高速公路网络规划,这一系列远景规划,将为文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文县将争取打通天池—黄林沟—堡子坝、碧口镇区—李子坝、关家沟滴水崖至尖山山根等一批全县境内的“断头路”、“联网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并向个贫困村倾斜,计划全年新建通村水泥路73项.4公里,力争年底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3%。 下一步,文县将抢抓向南开发的机遇,依托文县毗邻九寨沟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战略,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农家客栈,努力把文县打造成九寨沟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过往游客的接待站和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大力发展白马民俗文化游。抢抓举办第一届中国(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的机遇,进一步做好白马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加强与白水江自然保护局的合作,对白马河流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俗氛围进行全方位打造,积极发展“体验式”旅游,让游客领略和品味白马人“原汁原味”悠久而古朴的民族风情。重点抓好哈南、草河坝、入贡山、案板地等传统民俗文化村落的打造,尤其要把毗邻九寨沟的哈南村,打造成为过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最佳休闲旅游驿站。 大力发展碧口茶园生态游。立足碧口片生态植被覆盖率较高、适宜茶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以加快石龙沟流域开发为抓手,把握武罐高速、兰渝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以“茶乡体验、茶园观光、茶艺活动”为主体的茶园生态游,做大做强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艺、茶食”为一体的茶园生态旅游品牌,努力把石龙沟流域打造成川北陕南群众休闲娱乐的特色旅游区,力争年内把碧口古镇打造成3A级旅游景区。 大力发展天池自然景观游。加快天池景区开发步伐,提升景区接待服务功能,规范导游队伍建设。加快实施天池天然湖泊保护项目和黄林沟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天池4A级景区创建工作。 加强与九寨沟的交流合作。抢抓四川省绵阳市与陇南市加强旅游开发合作、着力构建大九寨旅游圈的机遇,在规范旅游管理、优化旅游服务、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内涵、完善旅游配套的基础上,密切加强与九寨沟旅游部门、旅行社团、旅游供应商、导游服务公司的对接交流,努力将文县的特色旅游乡村纳入九寨沟环线的精品旅游线路,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县服务业快速发展 加快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步伐。放大网上招商亮点,拓展招商引资重点区域,积极组团赴深圳、重庆、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举办投资环境及招商引资推介会,全面宣传推介文县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文县对外开放水平和知名度。 “加强与青川、平武、九寨沟等周边县区的交流衔接,努力在保护利用白马民俗文化上形成共识,加强合作,积极论证争取平铁公路,努力改善白马群众相互交流的道路设施条件,共同做大做强白马特色民俗文化事业。与陕西宁强、四川青川、陇南康县等联合打造‘碧口—阳坝—青木川—昭化’旅游区。积极谋划建设一批与周边县区紧密相联的‘联网路’,打通一批‘断头路’,搭架交流合作的‘桥梁’,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为向南开放奠定坚实基础。”政府县长张立新在政府报告中作出安排部署。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文县向南开放的步子将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来源于陇南文县发布文/刘二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dl/89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