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题专练02人文地理题(基础)(·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一模)年5月31日,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上地至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建成通车,该“高速”设置了潮汐车道(0—12时:回龙观—上地;12—24时:上地—回龙观)。骑自行车走这条车道比乘坐地铁快了很多,上班族不用再担心上班迟到。下图示意“自行车高速”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6.北京建设“自行车高速”的首要目的是A.改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发展B.减轻公交压力,节约交通时间C.鼓励绿色出行,保护大气环境D.增加休闲空间,提高生活质量87.北京首先在上地与回龙观之间建设“自行车高速”,由此推测两地之间①地势起伏大②环境差异大③功能差异大④距离较近⑤地价差异大A.①⑤B.②④C.③④D.③⑤86.B87.C86.北京市正在规划建设的这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主要是起到保障居住在回龙观等地区的上班族往返到中关村的自行车骑行通勤需求,减轻公交压力,骑自行车走这条车道比乘坐地铁快了很多,节约交通时间,B正确;上地至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建成通车,线路短、影响小,不能带动沿线发展,A错误;减少汽车出行,鼓励绿色出行,保护大气环境,不是首要目的,C错误;若将在公园、景区附近,是为了增加休闲空间,提高生活质量,D错误。故选B。87.①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自行车的出行,错误;②环境差异大与自行车出行没有太大关系,错误;③由材料中的“设置了潮汐车道(0—12时:回龙观—上地;12—24时:上地—回龙观),上班族不再担心上班迟到”说明“自行车高速”连接的两地,一个是上班族的工作区,另一个是上班族的居住区,功能差异大,正确;④自行车的出行距离较近,故说明两地距离较近,正确;⑤地价差异大不影响自行车出行,错误。故选C。(基础)(·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月考)年10月16日,内罗毕—马拉巴铁路(内马铁路)一期工程正式通车。内马铁路部分路段以桥代路,施工中沙子需求量大,沙源紧张。负责承建该铁路的中国公司就近利用当地丰富的火山石资源制沙代替了传统“河沙”。该铁路建成后将与蒙内铁路和乌干达境内铁路接轨。下图为内马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8.内马铁路一期项目施工就近利用当地火山石制沙来代替传统“河沙”,可以①降低项目成本②利于保护河道③降低粉尘污染④提高施工效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9.下面对内马铁路全线通车带来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改变动物南北迁徙时间B.有利于沿线的城镇疏解人口压力C.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D.沿海著名渔场主要市场转为国内88.C89.C88.该项目就近采用火山石制沙,避免了远距离运输河沙,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项目成本,也有利于保护河道,但火山石制沙需要将火山石粉碎,会加大粉尘污染,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89.内马铁路全线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区域交通联系,使得跨境物流成本大大降低,这也是该铁路全线贯通后的最大的意义,而不是疏解沿线城市人口(且沿线地区城市人口过多问题并不凸显),C正确,B错;动物南北迁徙主要受气候的影响,A错:内陆地区市场有限,沿海的渔业产品主要外销,D错。故选C。(基础)(·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三二模)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0.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交通通道 ②农业基地 ③关隘要冲 ④人口集聚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1.太行八陉中,交通意义最为重要的是A.飞狐陉B.轵关陉C.白陉D.井陉90.C91.D90.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这说明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是交通要道和关隘要冲,①③对。和人口聚集地和集聚区没有关系,②④错。故选C。91.读图得知,井陉横穿太行山脉,连结两个主要城市太原和石家庄,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意义最为重要,D对。其他连接的也不是主要城市,排除A、B和C。故选D。(易错)(·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一模)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93.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A.丰富的土地资源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C.便捷的交通运输D.雄厚的资金94.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塑料大棚亚系统B.沼气池亚系统C.猪舍厕所亚系统D.庭院园田亚系统92.D93.B94.A92.由图中暖猪舍和地下冬储窖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故D项正确。93.由图中暖猪舍和地下冬储窖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原有的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在家停留的青壮年劳力),该优化模式庭院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B项正确。该模式占用土地资源较少,A项错误。农村交通运输条件较差,C项错误。该模式投入成本较低,且农村资金优势并不明显,D项错误。94.读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主要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居民组成。在各亚系统中,塑料大棚亚系统的产出占总产出的76%,是该生态系统中产出比例最高的亚生态系统。因此,塑料大棚亚系统是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A项正确。(提升)(·南雄中学高三月考)生态农业分析模型(EA—SD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调控政策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农业部分由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养牛—制沼—粮、果、菜种植—秸杆造纸、秸杆饲料—养牛”的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5.EA—SD模型体系无法实现的是A.提高资源利用率B.增加经济收入C.达到零污染排放D.增加就业机会96.据图分析,促使EA—SD模型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农业发展的模式B.政策的调控C.综合效应子系统D.产业链结构97.最适合推广EA—SD模型体系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95.C96.B97.D95.读图,该模型体系中,有CO?的排放,有沼液沼渣的污染排放,造纸和皮革产业有污染排放,无法达到零污染排放,C选项无法实现,其他选项均是该体系能够实现的效益。故选C。96.读图,农业产业链(即图中的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需要政策的调控,政策又根据体系的综合效应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政策调控处于该体系的中心环节,因此才形成了该农业发展的模式,所以促使该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政策的调控,B正确。故选B。97.图中牛肉产业的产品以及有机种植的产品需要靠近市场,制沼产业产生沼气能源,因此相比而言,该地的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选项的四个地区中,东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相比于华北地区而言,人口少,市场较小,且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相对较为紧张,沼气能源能缓解一部分生活用能。故选D。(基础)(·北京高三期末)从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8.大熊猫国家公园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99.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B.实施生态移民,当地人口全部迁至发达地区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免当地生产经营性活动98.D99.A.C98.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公园没有集中连片,A错误。这些地区受寒潮冻害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B说法太绝对,错误。公园分布区主要以山地为主,C错误。山地海拔较高,相对高差较大,受人类影响较小,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正确。故选D。99.河流上游因地势起伏大,因此应该植树造林,保持水土,A正确。岷江上游退耕还草,是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不是为了防风固沙,B错误。岷江上游人口较少,生态文明建设不应聚焦在垃圾分类、资源优化,C错误。岷江上游水质较好,不需要清淤治污、提升水质,D错误。故选A。.可持续发展应当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共同效益。大规模发展旅游业,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生态移民中,既要充分保证迁移人口的利益,又需要满足他们安土重迁的故土情感诉求,全部迁移显然不对,B错误。发展生态农业,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C正确。全部依靠财政拨款,不符合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错误。故选C。CH不忘初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dl/8805.html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