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 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考古发掘获评 -年度全国“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该奖项为中国考古界最高奖 也是西南地区首次获此殊荣 能够获得这样的重量级奖项 渠县城坝遗址有哪些神秘宝贝? 且看: 位于渠县的城坝遗址,自年代出土大量青铜器以后,已被证实为一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賨(cóng)人文化遗址。 随着近年考古发掘的持续深入,川东地区巴文化的面貌渐渐清晰。 经过5年不间断、系统性的考古发掘,不仅在南方首次全面揭露了一座郡县一级的城址、宕渠城城址,还发现了四川地区极为罕见的十余枚汉简。 西城门砖。 其中刻有“苍颉作书,以教后人”等字样的简牍,更被与会专家认为可能是四川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在遗址北部发掘区靠近渠江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十余枚珍贵的竹木简牍和大量竹编。考古专家认为,这里极可能是一处津关,此处的出土文物对于了解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新材料,因此十分重要。 疑似津关遗址。 津关,即在水陆要冲地带设立的关口。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研究员刘曙光认为,宕渠城北部发掘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极便控制、瞭望的一处点位。 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均明研究员看来,这处津关的规模,可以达到现在县团级驻点的规模。正是在这片疑似津关的区域,出土了很多竹编器以及珍贵的秦汉简牍。其中,十余枚简牍是四川地区继青川出土的战国木牍、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医简之后,第三次发现秦汉简牍,填补了地方史料的缺佚,蕴涵巨大学术价值。 。 在这些简牍之上,目前可以辨认的文字约个。来自全国的古文字专家们目前初步辨认出简牍的类别有官方文书、书信等。其中一封文书记录了要从江州(今重庆)派一个人到宕渠城,并且有西汉汉成帝刘骜第二个年号河平二年。 。 而另一片书信类简牍则记载了有女生了5个孩子,她想回老家,所以上报到这里。这批简牍中,最重要的还是一枚刻有“苍颉作书”等字样者。苍颉是传说中造字的先祖,秦灭六国后,丞相李斯作《苍颉篇》在全国推行简易规整的小篆字体,在“正文字”和“教小学”等方面所发挥了作用。 简牍。 在阜阳汉简《苍颉篇》中,开篇即为“苍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而宕渠出土简牍中,依稀可以辨认出“苍颉作书,以教后人”的字样。与会专家认为,如果该简牍最后识读为《苍颉篇》,那将是四川出土的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我大四川获得的荣誉还不止于此: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李飞 荣获大会青年学者奖—— 金爵奖 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共4项) 1.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的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通海县文物管理所承担的云南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县文化旅游局承担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渠县历史博物馆承担的四川渠县城坝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二等奖(共5项) 1.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承担的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承担的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3.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宁夏彭阳姚河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新疆奇台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5.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太仓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承担的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共9项)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承担的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承担的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3.山东大学承担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承担的福建明溪南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湖北武汉市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7.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河南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的江苏扬州市蜀岗古城北城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9.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合川区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承担的重庆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石兴邦研究员。 共有10项研究成果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奖——金鼎奖 1.李锋等(著):《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欧亚大陆最东端的莫斯特遗存:内蒙古金斯太遗址研究》; 2.刘莉、陈星灿(著):《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编):《豫东考古报告:“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野外勘察与发掘》; 4.宋江宁(著):《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商代关中的考古学研究》; 5.张卫星(著):《礼仪与秩序:秦始皇帝陵研究》;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巩义黄冶窑》; 7.杜正贤(著):《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 8.杜金鹏(著):《文化遗产科学研究》; 9.杨建华等(著):《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 10.夏正楷(著):中国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专著和多篇论文)。 共有10名青年学者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分别是: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副研究员; 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海副教授; 3.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侯卫东副教授; 4.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曹斌副教授; 5.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俊杰副教授; 6.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孟原召研究馆员;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吕鹏副研究员; 8.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陈坤龙副教授; 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飞馆员; 10.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马健副教授。 赞赏 长按宁夏白癜风医院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