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江花落——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诗词文本从《元稹集》,原诗有序云:“元和四年三月七日,予以监察御史使东川,往来鞍马间,赋诗凡三十二章,秘书省校书郎白行简,为予手写为东川卷,今所录者,但七言绝句长句耳。起《骆口驿》,尽《望驿台》二十二首云。” 注释 1、二十二首:序前云“赋诗凡三十二章”,此处又云“二十二首”,当另有十首非“七言绝句长句”,疑因此未录,亦未见于本集。 2、东川:即剑南东川,简称东川,至德二载(公元年)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置。治梓州(今三台)。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以东和剑阁、青川等县地。广德、大历时曾一度合并剑南西川。唐末为王建所并。五代前蜀改为武德军节度使。 3、嘉陵江: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大支流之一。源于陕西境内秦岭南部,纵贯四川盆地中部,在重庆汇入长江。长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长江支流中占首位。下游有著名的小三峡。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内河航道。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元稹以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途中。当时暮春三月,诗中写作者在嘉陵江边即景所见。洁白的梨花身不由己,为江风所吹裹,终于不可避免地落入江水,随波逐流而去。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通过梨花凋谢飘零情状的描述,对美好事物的沦落消逝表示了深沉的惋惜与慨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