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匠心是一颗坚毅之心,而要练就这颗坚毅之心,则需要无数的汗水浇灌。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工匠精神。6月9日上午,一场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会组织的“我心向党匠心筑梦”浙江交通劳模工匠巡回宣讲在湖州交通学校举行。来自湖州交通系统的职工代表和湖州交通技师学院的学生代表共计余人参加此次宣讲会。

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倪建国主持会议并指出,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之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为浙江建设交通强省,湖州打造交通强市,门户枢纽城市增加底气,增加信心。

宣讲会上,全国劳动模范王昌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杨金龙、浙江省劳动模范戎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刘松荣、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全国先进个人章西福五位劳模工匠,讲述各自的职业经历,分享“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为实现浙江桥梁大省向桥梁强省跨越,王昌将在这条路上奔走了30年,他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一个项目“死磕”,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在诸多项目建设中解决了许多施工难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工艺的优化方案,把中国的桥梁建设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相信“交通建设可以助力一个地方从贫穷走向振兴。”

从偏远山区的农家男孩到世界冠军,来自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以千万次的重复,做到了油漆上下的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6左右,助力中国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在功成名就之后以感恩之心回归母校,为交通培育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他相信”只有极致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能登峰造极。“

教书育人,工匠本意,甘为人梯。18年来,戎成坚守着促学成才的人生使命,不仅使通信技术专业成为浙江省通信类唯一的优势专业,更赴新疆,承担扶贫扶智之责,不断输出“浙江经验”,提升新疆职业教育水平,用自己的力量践行着“责任、担当、大爱”。“这是我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教书育人是我一生的路。”

刘松荣发明的“刘松荣路灯光感应控制技术操作法”,被命名为浙江省先进职业操作法,年节能80余万元,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浙南高速公路照明节能改造,引用课题研究成果,每年为企业节省电费万元。“没有更好的技术,只有更合适的技术”的思辨力成就了他超凡的职业发明。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章西福从事交通工作已经37年了,从一名普通的起重工到路面作业队队长。他做过27个交通项目,在平凡中坚守的岗位。危难之时他又冲锋在前,主动请缨,投入青川灾后重建,三年灾后援建计划,两年完成。一声召唤,翻山越岭,远赴赞比亚,在赞比亚创造了“中国速度”。

一个个劳模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奋进的图景呈现眼前。

“作为一名交通人,更作为一名老师,将继续带头弘扬劳模精神,将工匠精神与铁军精神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做好‘传帮带’,为祖国培育更多的高质量技术人才和工匠人才,为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这是来自湖州交通技师学院的老师罗丹听后的感言。

工匠精神不仅为交通人提供了精神榜样,更为莘莘学子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湖州交通技师学院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班高一班的学生汪雨晨对这些劳模工匠大为敬佩,“对比这些劳模工匠,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有差距就有动力,成为下一个他们是我学习的动力。”

与会者纷纷表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将以劳模先进工作者和工匠为榜样,把平凡的事做好做到极致,为实现美丽湖州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

来源:交通旅游导报

文字:袁梦南郑峰

图片:张锦国

责编:张亚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dl/114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