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重走长征路"

不凡的道路伟大的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年10月开始,年10月结束,是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等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01

简介

年9月至年夏,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屡战失利,形势严峻。年10月,红6军团突围到达黔东木黄与红3军会师,共创湘鄂川黔根据地。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余次战斗,攻占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02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年10月22日)。

03

各个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年7月7日~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年10月10日~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年1月15日~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年6月14日~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年10月19日~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年7月1日~年12月12日)各部队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04

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精神内涵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文字来源:桥头党建图文排版:李小红责任审核:方凯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chuanzx.com/qcxdl/10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