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天辗转,来完成一条巨大环线; 用山川骤换,去见识一场风光盛宴; 动身,八千里, 打穿,甘青川! (请横屏观看,9天自驾甘青川大环线路线图) ▼ Day2路线: 郎木寺→扎尕那→石头城 约公里 (Day2路线图) ▼ 前一夜的高反似乎减弱了许些 醒来没有赶上日出 那就趁着等早餐的空档 飞一眼这郎木晨光 月还悬在天上 云雾也驻留半山飘荡 而郎木金顶 正好是熠熠生辉的模样 (请横屏观看,郎木寺镇清晨,摄影 蓑笠·张)▼ 郎木寺镇 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 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 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 白龙江穿镇而过为分界线 其中江北的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 又叫“达仓郎木赛赤寺” 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 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请横屏观看,郎木寺镇位置指示,摄影 蓑笠·张)▼ 我们一行因时间原因 不能两座寺庙都到 只选了其中的 达仓郎木赛赤寺 至于原因 待会再说 达仓郎木赛赤寺 走起 …… 在藏传佛教中 一座白塔 便是一处圣迹显现 它是宝物的象征 供信徒顶礼膜拜 同时又具有威慑力 能够压制一切邪恶力量 (达仓郎木赛赤寺正门广场内白塔,摄影 蓑笠·张)▼ 郎木寺依山势逐级而建 行至左侧半山处 可望见寺内多数殿宇主体 金光夺目 庄严宏大 (请横屏观看,达仓郎木赛赤寺殿宇群,摄影 蓑笠·张)▼ 金顶在晨曦中闪耀 而右侧那块巨大的阴影 是一座名叫红石崖的丹霞山体 听说每当夕照落在上面的傍晚 红岩如熔 可与金顶争辉 (请横屏观看,达仓郎木赛赤寺殿宇群,摄影 蓑笠·张)▼ (达仓郎木赛赤寺(以下简称赛赤寺)金殿,摄影 蓑笠·张)▼ 达仓郎木赛赤寺 建筑金碧辉煌 每一尊大殿都以镀金为顶 清晨晨雾缭绕 大殿却金光闪闪 非常适合摄影绘画写生 (赛赤寺金殿外写生的画师,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赛赤寺金殿,摄影 阿狼)▼ 镇寺神兽 (开玩笑的) (赛赤寺,猫,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 越表对佛的虔诚 可得脱轮回之苦 因此人们口诵 嗡嘛呢叭咩吽 还制作“嘛呢”经筒 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 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 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赛赤寺山坡转经房内正在转经的藏民,摄影 蓑笠·张)▼ 巨岩参差的山原 云雾还未散去 草原与森林 咫尺相望 屋错落 路蜿蜒 这天赐的净土 (达仓郎木格尔底寺方向的石山风光,摄影 蓑笠·张)▼ 对面的格尔底寺内 还有解脱塔、肉身佛殿 等宗教人文景观 以及后山峡谷内 仙女洞、纳摩峡谷 等自然风光 就留给有缘人去探索吧 (达仓郎木格尔底寺方向的石山风光,摄影 蓑笠·张)▼ 为什么郎木寺镇号称 东方小瑞士 来看过就懂了 (达仓郎木格尔底寺方向景观,摄影 蓑笠·张)▼ (赛赤寺后山观景亭台,摄影 蓑笠·张)▼ 天青色 草秋黄 远望登高岗 (赛赤寺通往后山的道路,摄影 蓑笠·张)▼ (赛赤寺后山草原,摄影 蓑笠·张)▼ (赛赤寺后山风光,摄影 蓑笠·张)▼ 我们之所以选择来赛赤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来目睹天葬 据称 赛赤寺后山的天葬台 是藏区唯一一个可供游客参观的 所以很多人慕名来郎木寺 就是为看天葬 天葬只有在当地人去世的时候才有 这种家属为逝者丧葬的场面 不建议以猎奇心理前往观看 本着尊重当地传统的的原则 大家也请自觉禁止拍摄天葬仪式 (赛赤寺天葬台背后的群山,摄影 蓑笠·张)▼ 我们一行人至天葬台时 仪式已经结束 所以并未观看到天葬 只遇见零星飞走的秃鹫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后面遇见带游客上来参观的藏族小哥 听说我们没有看到天葬 便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说一个游客女孩特意来看天葬 第一天没有 她说她愿意等 第二天也没有 第三天 还是没有 一连七天都没有 最后她失望的走了 然后那个藏族小哥走过来 指尖触到大哥手腕上的星月菩提手串 合十说道 看天葬也需要缘分 ……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是啊 正如佛家言 一切得与失 相逢亦或不见 皆是因缘际会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藏传佛教里对生死的定义为轮回往复 并无“人死后可以上天堂”的说法 所以 网传“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理论 不可信 ……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西藏人推崇天葬 认为用“皮囊”来喂食秃鹫 是最尊贵的布施 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在我看来 个体生命止息 归于沙土的安 归于水火的达 归于崖树的存 亦或是归于生灵的布施 躯壳归处 是信仰 亦是哀思 ……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秃鹫身形巨大 在头顶掠过时 能清楚的听见 翅膀扇动的呼呼风声 (赛赤寺天葬台附近起飞的秃鹫,摄影 蓑笠·张)▼ 说完深重的话题 我们来看看 草原憨憨 土拨鼠 (赛赤寺草原土拨鼠,摄影 蓑笠·张)▼ 真的很肥啊 比寺里的猫胖太多 (赛赤寺草原土拨鼠,摄影 蓑笠·张)▼ 因为这里的土拨鼠纯野生 未被人为投喂 所以很怕生 离远了拍不到 离近了 摁下快门时 正脸已经成了浑圆的臀部 (赛赤寺草原土拨鼠,摄影 蓑笠·张)▼ 日头已是正午 该往下一站了 (请横屏观看,赛赤寺,摄影 蓑笠·张)▼ 在我们离开时 遇见了这位“骑士” 宝马单骑 自由拉风 狼哥说这是他的梦想 必须跟这位“骑士” 合影留念一张 (赛赤寺“骑士”,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离开郎木寺镇 驶入国道 迭部方向 (国道,红星镇,摄影 蓑笠·张)▼ (国道,降扎乡,摄影 蓑笠·张)▼ 在藏区骑行 真是一件勇敢 艰难又奢侈的事 没经历的人总会止不住向往 (国道上的骑行者,摄影 蓑笠·张)▼ 藏区拦路牛羊要习惯 等它们自然走开就好了 不要摁喇叭 他们会受惊吓 (国道,摄影 蓑笠·张)▼ (国道,当地藏民,摄影 蓑笠·张)▼ 转入江迭段 扎尕那就在前方 (江迭段公路,摄影 蓑笠·张)▼ 穿过一道石门 扎尕那 初露真容 (江迭段公路,摄影 蓑笠·张)▼ (扎尕那,摄影 蓑笠·张)▼ 赶到时已饥肠辘辘 只能暂放美景 火速去藏民家果个腹 (扎尕那,代巴村藏民家,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扎尕那,代巴村藏民家,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实在太饿了 也顾上让手机“先吃了” 大家将就感受下就好 主要是土豆的表演 (代巴村藏家菜,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代巴村藏家小猫,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代巴村藏家小猫,摄影 紫晓孙)▼ 补给完毕 重头戏要来了 我们今天下午 继续往扎尕那深处 光盖山 去往那条充满传奇色彩 以探险家约瑟夫·洛克 名字命名的 “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指迭部县——卓尼县段 可徒步可自驾 (洛克之路,冰川侵蚀后的巨大U型山谷,摄影 蓑笠·张)▼ 因为路况很烂 常年处于修路状态 所以自驾要格外谨慎 但是风光绝对顶级 网上知名的单人自驾摄影大神 “远方的阿伦” 就在这待了好几天 很详细的介绍了这的风土风情 和自然地貌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 …… 然而我们今天要去 “洛克之路”里面的一个秘境 貌似大神阿伦也没有发现 “石头城” 徒步走起 (石头城徒步起点,摄影 蓑笠·张)▼ 光盖山为古冰川遗迹 在亿万年的岩溶和冰川作用下形成 这绵延数公里的石灰岩山体 最初由海洋沉积 然后抬升成陆地 再加上冰川的不断侵蚀 最后冰川消融 才展现出这般神迹地貌 (请横屏观看,雄伟横亘的光盖山,摄影 蓑笠·张)▼ 这张照片是年狼哥摄于同一地点 那时他与家人同往 狼哥年幼不过四五岁的儿子 望向那座数亿年的光盖山 巨大与渺小 古老与新生 时空在此无声对话 (年光盖山,摄影 狼哥)▼ (石头城对面的光盖山,摄影 蓑笠·张)▼ (石头城徒步,摄影 蓑笠·张)▼ (石头城徒步,摄影 蓑笠·张)▼ 石头城海拔米左右 氧气稀薄 负重徒步需定时休息 补充水和能量 勿逞强奔跑纵跃 (石头城徒步,摄影 阿狼)▼ 高原地带 已不是简单的早晚温差大 可以概括的 而是阳光下温暖 但一朵云来 暂隔阳光的的瞬间便感觉寒冷 所以务必备好防寒衣服 随时增减 高原感冒不是儿戏 (石头城徒步,摄影 蓑笠·张)▼ (石头城徒步,摄影 蓑笠·张)▼ 冰蚀之后又风蚀 石头城的山体 淋漓的展示着 沟壑纵横又支离破碎的天工美学 (石头城山体,摄影 蓑笠·张)▼ (请横屏观看,石头城裸露的岩体,摄影 蓑笠·张)▼ (请横屏观看,石头城草原及石山,摄影 蓑笠·张)▼ 临近山顶的地方 有一处风蚀洞口 形似弯月 人们给它起名 石月亮 (石头城——石月亮,摄影 蓑笠·张)▼ 石月亮特写 (石头城——石月亮,摄影 阿狼)▼ 气喘吁吁地在这高原爬了近两小时 四方八方都是石山 路行尽处 刹那间 视野豁然开朗 …… (扎尕那——石头城终点,摄影 蓑笠·张)▼ 脚下悬崖万丈 眼前山岭重叠 峡谷裂向天尽头 在这极致风光 肆意铺展的秘境 (请横屏观看,石头城终点,摄影 蓑笠·张)▼ 此情此景 必须赋诗一首 …… 山,石头城高飞云拦崖顶幡,离天三尺三山,亿年雕琢终得见冰河路,一眼破重峦 (扎尕那——石头城终点,摄影 蓑笠·张)▼ 无所畏惧的男人们 临崖而坐 谈笑从容 (扎尕那——石头城,摄影 紫晓孙)▼ 登顶目四极 云从脚下生 (石头城山巅,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架起相机 记录下这云走云飞 (石头城,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任他 风动 幡动 摄影师不能动 (石头城山巅,摄影 囧囧有沈叨叨)▼ 玛尼堆与雪饼 莫名的搭 (石头城,摄影 紫晓孙)▼ 站在山口 可望见对面的石山顶中间 也有一个风蚀洞口 很大很圆 人们叫它石太阳 与这边的石月亮遥相呼应 所谓非凡的自然造物 就是这样 阴阳相合 日月伴生 (石头城遥望石月亮,摄影 蓑笠·张)▼ 积雨云已经大量聚集 峡谷中光影交替 天色也渐暗 来看得回程了 没有雨具的高原徒步 可不好耍 撤 (石头城,摄影 蓑笠·张)▼ 上苍眷顾 下撤到停车点时 正好雨落 而扎尕那方向 乌云却让出一个窗口 许它依旧温暖明媚 (石头城徒步停车点,摄影 蓑笠·张)▼ …… 各位day3见 蓑笠張 |